1. 液氨处理的基本原理
液氨处理是一种利用液氨对纤维进行改性的工艺。在低温高压条件下,液氨可以渗入纤维内部,与纤维分子发生作用。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:首先,液氨分子可以破坏纤维内部的氢键,重新排列纤维分子链;第二,液氨处理可以改变纤维的晶体结构,增强其稳定性。这些变化直接影响织物的抗皱性和尺寸稳定性。
2. 液氨处理如何提高织物的抗皱性?
2.1. 释放纤维内部应力
在纤维的生产和织造过程中,由于机械拉伸和热定型等过程,纤维内部会积累应力。这些应力是织物在穿着和洗涤过程中产生褶皱的主要原因。液氨处理可渗透到纤维内部,破坏纤维分子间的氢键,重新排列分子链,从而释放内部应力。这种应力释放使织物在受到外力时不易产生长时间性褶皱,从而提高了织物的抗皱性。
2.2. 提高纤维的弹性恢复能力
液氨处理不仅能释放纤维内部的应力,还能增强纤维的弹性恢复能力。经过液氨处理的纤维分子链排列更加有序,在受到外力作用变形后能迅速恢复原状。这种弹性恢复能力的提高使得织物在穿着过程中即使产生褶皱,也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平整,保持美观。
2.3. 减少纤维间的摩擦
液氨处理可使纤维表面更加光滑,减少纤维间的摩擦。这种光滑的表面特性使织物在受到挤压或折叠时,纤维难以缠绕和粘连,从而降低了褶皱形成的概率。
3. 液氨处理如何提高织物的尺寸稳定性
3.1. 提高纤维的结晶度
纤维的结晶度是指纤维内部有序排列面积的比例。结晶度越高,纤维的稳定性越强。液氨处理可促进纤维分子链的有序排列,提高纤维的结晶度。结晶度的提高可使纤维在外部环境(如湿度和温度)发生变化时保持结构的稳定性,从而减少织物的收缩或膨胀。
3.2. 改善纤维取向
纤维取向是指纤维分子链按方向排列的程度。液氨处理可以使纤维分子链在受力方向上更加有序地排列,从而改善纤维的取向。取向的改善可使织物在拉伸或压缩时均匀分布应力,避免局部变形,并保持整体尺寸的稳定性。
3.3. 减少纤维吸湿膨胀
有些纤维(如棉纤维)吸湿后会膨胀,导致织物尺寸发生变化。液氨处理可通过改变纤维的微观结构来降低纤维的吸湿性,从而降低吸湿膨胀程度。这一特性使液氨针织面料在潮湿环境中也能保持稳定的尺寸,适合制作高档服装。